2010年12月31日

果子年




二零一零年是我的果子年。
跟外子相識十載,誕下一女。時間不太早不太遲,就在我倆的感情夠穩定、工作上軌道之後,上天送來小天使。一切就是剛剛好。
由年頭知道懷孕到年中生產都年尾照顧她,整年都是女兒的年。
人生全翻過一頁。有了女兒,更覺真的有了自己的家。
晚飯時,看看外子又看看女兒,對於自己走到了這裡總覺不可思議。

終於明白為什麼很多治療師在介紹自己時,一開頭總是寫自己是幾個兒女之父(或之母),原來這個名銜實在比其他介紹更偉大更實在更重要,而且更生活。

生活比工作大。

活了這些年,還沒有那一年比這一年更豐盛更踏實。
來年,也是女兒年。
我知道會有更多挑戰、更多省思、更多明白。
期待著。

祝大家新年快樂!

2010年12月16日

給孩子留白



我的實習學生們到一間小學試用戲劇帶領兩個小一的小組。
那不是治療性的小組,旨在幫助學生適應小一入學生活的心情過渡。
完成幾節的小組後,大家都很興奮。
很興奮,因為參加的小朋友特別快樂,而學校的老師又甚為滿意,覺得看到小朋友更多的面向與可能性。
我們討論著,為什麼一些簡單的戲劇遊戲,孩子們會玩得那麼開心。
一位實習學生的觀察真對。他說,因為現在的學生們去上所有課都要被評估,或考試:

學琴被問考到第幾級。
游水被問一口氣可以游幾多個堂?
跳舞、空手道、圍棋、體操──通通都可以有評核機制,每每可以拿張證書有助入讀更好的學校。

而這個戲劇小組,沒有考試、沒有評核。他們不用帶著壓力戰戰兢兢。在這裡,我們鼓勵他們自在地做自己。

孩子既需要被教育,紀律自己、學習新知識;
卻同時需要被支持成為獨特的自己。
如今的教育似乎常常都重視前者而忽視後者。

我帶的戲劇治療小組(尤其在名校),幾乎都旨在讓他們自由地表達自己:稀奇古怪的念頭都可以在這裡被接納,甚至欣賞;不設實際的想法可以無須篩選地天馬行空。
我想,他們愛來,就是來滿足這個孩童時期原本就該最享受的環節。

沒有評估的消閒活動──現在的孩子還有多少這些時間?
都說現在的孩子太忙了,卻都在忙什麼呢?有多少只是在滿足大人的焦慮與面子?

剛成為媽媽的我,很希望自己有足夠的穩定,讓孩子不用跌入那些無意義的評核裡。

話說回來,當初自己喜歡戲劇,也在於戲劇其實很難很被評核。
因為戲劇不像彈琴有準或不準、跳舞有定或不定,畫畫有像或不像的客觀評審準則。演技本身無法客觀被評為好或不好,去到第幾級。
究竟是黎耀祥演的劉醒較入格,還是陳豪演的駙馬較精湛,真是各花入各眼,難辯好壞高低。

或許是這樣,戲劇比較少被緊張的家長放入時間表內。
也因為這樣,終能讓孩子的戲劇活動比較能保留無壓開心玩樂的空間。

玩,有時候無須太有意義。
讓玩成為單純的玩,孩子會得到更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