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1月26日

給孩子三個沒有

(原本這是幫一本雜誌寫的文章。但文章交了出去,雜誌卻一直未有見到。反正寫了,也放在這裡好了)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
十年來,我到了近三十間小學,提供戲劇治療服務。

到來的小孩各有不同的情緒需要或社交問題──不肯上學、沒有朋友、打老師、動輒哭鬧、不肯說話、無固大叫,過份執著、膽小焦慮……五花八門,應有盡有。

學校給這些學生的資源多,活動和小組也多。
但老師們總是訝異,為什麼這些孩子特別愛來我的戲劇治療小組。而且,很神奇地,他們來過之後的幾天,情緒通常都穩定很多。有些日子參加得夠長的孩子,竟還變得活潑而可愛起來。

老師們好奇,我給了孩子什麼?
嗯,我猜,是給了他們三個沒有吧。

沒有劇本
老師們總是擔心,孩子們無法讀劇本。
其實,誰要他們讀別人的劇本呢?他們自已心裡,就有很多戲碼要試演了。
想到那兒,我們便演到那兒。
現在的孩子都很可憐,一天都晚要演大人安排給他們的故事與角色。學這個、考那個。忙得根本忘了自已。
我在這裡,盡點綿力,撐起一個空間,讓孩子盡情地演繹自已、發展自已、試練自已。他們自由地表達,稀奇古怪的念頭都可以在這裡被接納,甚至欣賞;不設實際的想法可以無用篩選地天馬行空。
在自發創作中,他們演威猛的大將軍、被遺棄的士兵,孤單的小草……於是,生氣被釋放,委屈被理解、擔心被安撫、無助被聆聽。然後,成長的躁動,方才得以稍稍安定下來。

沒有道具
老師們總是納悶,你不是做戲劇治療嗎,怎麼兩手空空的到來?道具呢?服裝呢?
課室裡的桌子和椅子就夠了。
椅子可以是船,可以是戰場上的壕溝、可以是鱷魚……
桌子可以是病床、可以是獨木橋、可以是屋簷……
一張紙一支筆,就變得出花草樹本百獸家禽。
因為貧乏,所以豐盛。
孩子把需要的東西一樣一樣自已變出來,你看見他們眼中閃耀滿足的能力感。他們在這裡不是單純被動地接收,而是主動地創作。
其實創造力,就是心靈健康的良藥。偏偏,太多現成的玩具正剝奪了孩子隨手可得的快樂與活力。

沒有評審
老師們總是緊張,他們進步了多少?進步得多快?
不量化,便不安。
於是,學琴的被問考到第幾級,游水的被問一口氣可以遊多遠。
跳舞、空手道、圍棋、體操──通通都有評核機制。
原本陶冶性情的藝術活動、原本強身健體的體育活動,通通淪為功利式地拿張證書,為入讀更好的學校作準備的工具。
可悲啊!

戲劇的優勢,在於無法量化評核──算是逃過一劫的最後淨土。
戲劇不像彈琴有準或不準、跳舞有定或不定,畫畫有像或不像的客觀評審準則。演技本身無法客觀被評為好或不好,更無法分級分等。
究竟是劉青雲好還是張家輝勁,真是各花入各眼,難辯好壞高低。連矮小不俊朗的王祖藍都能殺出一條血路,這就是戲劇最美麗之處。
我不把孩子硬塞在一個框架裡,而是讓每一個人,都發揮自已特質,在劇場裡找到自已的角色,在世界上找到自已的位置。

大概是這三個沒有,孩子反而玩得開心,獲得健康。
對待孩子,有時候是,你給的愈少,他得到的,反而愈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