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年8月15日

遺失的青年期

我的個案,以小童及癌症病患為主。

其次是有情緒困擾的成人,和老人。

很多人都知道,我一直很少為青少年提供服務。

是的,在大多數情況之下,我都婉拒青少年服務的邀請。因為我知道,我不太能跟青少年談得攏。大部份面對青少年的經驗,我都是無言以對,呆若木雞,彷彿找不到跟他們聊天的語言,跟公公婆婆說話也沒有那麼困難。

過去,我一直以為是因為我的青年期過得太順利了,不明白其中的掙扎,所以無法幫助這個時期的人。直到上個星期,跟亦師亦友的黃士鈞博士聊天,又有另一個發現。

「我們都是沒有青年期的人,直接就由童年跳入成年,當然無法處理青年期的騷動。」他說,我們這些中產孩子,入band 1中學,努力學習。很快就成為小大人,老師身邊的助手。我的中學生活是模範生、學會會長、小老師...

一般青少年的反叛、憤世嫉俗、亂交男友、花錢買名牌、追星、趕潮流、離家出去、愛美、逃學、說髒話、尷尬、為了擠入主流而妥協.....我通通都沒有。最近似青年期的,充其量是愛玩過山車而己。

我記得把那時候的畢業紀念冊給我丈夫看時,他十分驚訝於,怎麼都不像中學生的文字!明明就是職場上的勾心鬥角,跟青年期的明爭暗鬥有不一樣的顏色。

既然如此,我憑什麼跟青少年工作?

我發現,能跟青年工作的朋友,豈碼都比較懂潮流,豈碼都較愛美。於我,都是陌生的國境。

於是,我就接受了我的天命。

不再迫自己,為了不是我能做的事情而鬱鬱寡歡。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