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位把女兒教養得非常出色的朋友說,很想替女兒找一間playgroup:
「不問什麼學習目標,不提什麼多元智能,不說什麼感覺統合,不看大小肌肉訓練,沒有兩文三語,只問好不好玩?」
真的說到我心坎裡去。我常常覺得,好玩本身就有齊了所有要有的東西了。
台灣親職工作者王理書說:「認知教育不是零至七歲孩子的基礎需求,是父母基於菁英理念而想給予的。若讓認知教育取代了日常生活的基礎…孩子缺乏自發起動的意志..會壞了生活中的自然學習的好胃口,…亦會讓孩子逐漸失去自然敞開的好奇心。」
最重要,是學習與成長本來是自然、好玩而整合的。但在這些講求訓練的遊戲團體裡,卻變成了過多的調味料。
其實,我女兒還太小,暫未被這個煩惱逼埋身。
我之所以有感受,是因為自己辦戲劇治療團體時,有時也會遇著這些難題。
戲劇,本來就是一門最綜合的藝術。
當一個人要進入戲劇活動,必然同時間在開發觀察力、專注力、創造力、想像力、溝通能力、合作能力、處理情緒的能力、支配身體的能力、同理的能力、表達的能力…
當真正進入戲劇時,所有這些東西都會被運用,然後全身會有一種興奮的感覺。於是,即使個案有時流了很多眼淚,她仍會說來我的戲劇治療很好玩。我相信,那是因為,在這裡,一個人的各種感觀能被全然使用,亦被全然接納。
有時有些機構會想要把其中一項能力定為主力教授或處埋的重點。
但我發現,要這樣做的時候,不時會有礙手礙腳的感覺。
戲劇治療有別於其他藉著戲劇活動作治療的地方是,前者相信只要帶著治療師的本質去做戲劇,療癒便會產生。後者則是以戲劇作為治療的工具。
英國戲劇治療師phil Jones寫:「戲劇治療並不是加入了一些戲劇活動的心理治療或者行為治療課程。戲劇治療並不為治療服務,戲劇歷程本身就包含了治療。」
常常,我的參加者在戲劇治療中拿到力量繼續走下去,可能是快樂、可能是肯定、可能是被明白、可能是被支持。那不是教導,那是在戲劇中的感悟,那是無法言傳的相知。
我常常想,好玩的事情都是如此。
尤其是,我常面對的個案,都是不容易快樂起來的──抑鬱症病人、癌症病患、精神分裂個案、學習障礙兒童、吸毒者、家暴個案等….
對他們來說,讓他們能與人切實的連接,並且如孩子般開懷大笑,便是最重要的治療。
早期,有心理學家認為,心理健康是要有工作的能力。
後來有心理學家補充,還要有愛的能力才算心理健康。
戲劇治療師認為,還要再加一個--有玩的能力,才算健康。
能玩,才會自己快樂。
我將在伊利沙伯醫院癌症病人中心開的戲劇治療小組,索性定名為「大人都要玩」。
我常常希望自己可以像現在13個月大的女兒一樣。遇到不開心時能大大的哭,但一個擁抱,或她最愛吃的葡萄出現時,又立刻可以真心全身地破涕為笑。我常常練習自己玩耍的能力、讓自己幫助自己愈來愈容易的快樂起來。
hello, adeline~~我是早兩天在澳門,曾上過你堂的同學仔: kim ar~~唔知你仲記唔記得呢....
回覆刪除啱先心血來潮就上google search 戲劇治療,睇睇下就比我發現了您呢個blog~~
睇完你呢篇文章,唔知點解覺得我個腦入面個 "燈泡"叮一聲著左一下~~
記得我們的督導說過﹕做輔導員的最大的工作, 不是去'教導'學生。因為學生已有老師的教導,如果我們還去教導他們的話,那我們在學校存在的角色又有什麼意義呢??學校再請多個訓導OR輔導老師不就可以了嗎? 既可以教書又可以輔導,HAHA~~~ 當時剛入行,只是把她的說話窂窂記著,時常提醒自己!!但要怎樣真正做到,卻是很難的事!!
感謝機構讓我上戲劇治療課,讓我更加明白怎樣才能 放低 '教導',以玩的方式進入小孩的心﹑明白他們之餘,也讓他們從戲劇治療中,隨著自己的選擇帶走自己想要的東西,陪伴自己繼續走下去。
也感謝上天給我偶然的機會看到您的blog,讓我為自己所學的東西作一個更深入的思考!
很喜歡你的課,希望您的戲劇治療團體能夠越來越普及,越來越多人知道戲劇治療這個好東西。
我當然記得你。
回覆刪除你創作那段二十年之後會發生什麼事的戲,給我很深印象!
有機會,多上戲劇治療的課,你很適合運用戲劇作助人工具--因為你真的很有舞台感。你知道戲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