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8月18日

擲地有聲的<我沒有證書,只有生活>

讀屈穎妍的<怪獸家長>,篇篇皆點頭稱是。

讀到不知所謂的大環境,真想大罵髒話;看到教育制度的光怪陸離,真想拂袖而去;見到香港社會的急功近利,真想撥亂反正。

其中一篇「我沒有證書,只有生活」寫女兒要升中了,面對同學們一個個file 的證書的競爭壓力,一向與世無爭,只做自己喜歡的事的女兒,忽然如小龍女出古墓,驚見世道險惡,刀光劍影。我最喜歡的是作者一派從容淡定與幽默自嘲:「人人都有大疊證書獎狀,只你一個沒有,可能反而能博得校長看你一眼。」她還建議女兒不如附上紙條給校長:<我沒有證書,只有生活>

這句話,我一讀來就覺擲地有聲。

因為,這句話,是帶著自信地控訴。這句話優雅而自在,有種眾人皆醉我獨醒的味道。廣東話可能會叫這作「寸」,但又寸得有理。


在這個社會,不只是孩子,其實大人亦一直在日夜趕證書,人人多到如儲閃咭。我曾經接過一個人的名片,因為他證書拿得多,名片要四頁印製才寫得完。一個人是幾個學會的主席,幾個機構的幹事、十幾個資格,幾十張證書在手的人比比皆是。

在助人工作者中,有很多人不斷學新的法門,不斷開發新的可能性,甚至不斷拿取新的資格。這個心態與做法我老是想不通。

我也會去看不同的治療方法,不同的學派、不同的治療師風格,但那都在豐富我作為戲劇治療師的深度與濶度。但我不可能既是專業的戲劇治療師,又是專業的音樂治療師、又是專業催眠治療師,又是專業的家庭治療師,又是專業的教師。

因為我的性格我的經驗我的背景,令我會從戲劇的角度去看世界與人生。所以我是戲劇治療師。我會去接觸音樂治療、催眠治療、家庭治療,是希望使我的戲劇治療能做得更好更深。但我不會也不用花很多時精神去拿取每一項治療的資格。


太多的角色,在混亂了別人之前,會先混亂了自己。


我懷疑那是沒有安全感,對自己信心不足的表現。


想想,如果踏實的生活,好好的學習。一種學問就已經是窮一生都鑽研不完的課題。那能樣樣皆精,瓣瓣皆好?


當然,我知道這真的也是被社會逼出來的。一個失去核心價值的社會氛圍,就只能養出一群只重形相的人。

作為治療師,或許就是應該助人識破這些皮相,讓人活得更真實快樂。而第一步就是先面對只身的不安全感。

跟屈穎妍的女兒一樣,我證書資格獎狀皆不算多。我一直很努力的上課和修行,但從來沒有看準能拿張證書的課程來讀。跟屈穎妍的女兒一樣,有時也會擔心,世道險惡,刀光劍影,如何安心立命?

屈穎妍給女兒那一句:「我沒有證書,只有生活。」看似戲言,卻是至理名言。

我想,如果我要找一個治療師或老師,我想我也會找一個很少名銜,不多資格的人。因為那才證明他有好好地鑽研那個學問的深度。那也證明,他有好好花時間來生活,而不是只追求虛名。

想到這裡,對於自己沒有別人那麼多證書,就感釋然了。我不去爭那一張又一張可以求之不盡的證書,是因為我想花時間來好好生活與感受,讓沉澱了的,能惠及我的個案。


有人盲目的賺錢,有人盲目的求證書。那都是心靈貧窮。

願我每天都有足夠的力量,不被社會的一窩蜂亂了心志。
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